欢迎来到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--宜兴市职业病防治院网站!
急诊电话:0510-87409991
生死玄关 生命希望
 点击数:3066次 添加时间:2021/3/8 [打印] [返回] [收藏]

      一场细雨一杯茶,伤感光阴所消耗的青春,感受这份清绝带来的神伤,或是与我的工作有关。

      这里,是离死神如此近的地方——ICU。这里,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生死离别、紧急抢救。有人离去,又有人进来。常常思考自己的角色,我是ICU的一名护士,执行医嘱帮助他们治疗疾病、恢复健康,但我做得更多的则是延续他们的生命……

     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具理性的生物,却视死亡为洪水猛兽,感叹离别而无能为力。毕淑敏在《预约死亡》中讲述道:“我们的民族忌讳死亡。小小百姓有许多言语忌讳,他们天真地认为不谈死亡,死亡就会扭过脸,给我们一个光滑的后背。”敬畏天命的中国人当然知道生命的归宿必然是死亡,却很难接受这难逃的宿命安排。

      临终病患的苦楚无非就是陷入两难的境地:生——在医院里用药物、医疗器械与命运抗争;死——放弃治疗,等待死亡的降临。我们从家属的口中探知他们的归路,回家或继续治疗。但我从没有听到过临终患者自己的内心,因为他们多数昏迷或意识障碍。同事常调侃着:走到人生的最后一步,决定权却在老伴儿或者子女手中,这才叫真正的“生不由己”。

      无论哪种境地,患者面临的都是绝境,难道就没有第三条路?让他们缓解或消除死亡的恐惧和痛苦,让他们保持尊严,平静地迈向死亡,优雅地走向彼岸——这就是“临终关怀”。和受伦理质疑的“安乐死”不同,临终关怀更加注重生存质量而不是生命长短。它的宗旨是:当一个人已经无法避免地走向死亡,任何治疗都无法阻止这一过程,甚至伤害到当事人时,采取姑息疗法(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),减缓疾病症状,提升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,让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完满而有尊严。

       在《生生》这部纪录片中,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有了更深的诠释——生生不息,生生不已。这部纪录片拍摄历时两年,讲述了16位直面死亡的故事,他们中有身患乳癌晚期的三位患者,她们结成“抗癌娘子军团”,在家人和病友的鼓励下,勇敢地接受治疗,对生活依旧保持希望,但对死亡也平淡接受。有青葱年纪的骨肿瘤患者,13岁的她已29次住院,无法站立起来,却也仍旧在与病魔抗争,她告诉父母:“以后我走了,你们可要好好地活啊。”有高龄产妇,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孩子,她甚至都没来得及看上孩子一眼……看完,我哭得稀里哗啦,为他们不幸的命运而愤愤不平,更为他们的勇敢无畏而感动不已。

走向生命的终点,我们总在害怕,害怕老无所依,害怕不知哪个时刻就要面对死亡,但或许生的反面从来都不是死,而是传承希望。印象很深的有一位临终患者,他已经吃不下任何东西,连动一动都很费力。志愿者送给他一个大苹果,他每天早晨醒来时都会把苹果放在鼻子边深深地吸一口香气,这样的话他觉得一天都很美好。最后他让护士把苹果转交给女儿,说让女儿吃下这个苹果,也就代表吃下爸爸的勇气,然后带着这份勇气去参加高考。我们终将失去生命,但有几人会为死亡做好准备,我想也许只有我们充分地活过才不那么怕死。

身为医者,时感抱歉。有时不禁怀疑,我们究竟是在救他们,还是在增加他们的痛苦?延长他们的生存时间,最终没有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,反而增加他们躯体的破坏。我们看在眼里的,是患者一天23.5小时的煎熬与挣扎,家属看在眼里的是一天0.5小时患者的坚强与执着,家属常认为给予患者最好的治疗就是对自己内心的一丝安慰。任何生命都是高贵的,生而为人,我们互不相欠。对于无法避免的死亡,些许陪伴,些许尊严,些许体面,就是对临终者最大的慰藉。    (龚 娉)

 点击数:3066次 添加时间:2021/3/8 [打印] [返回] [收藏]
版权所有 @ 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  www.yxsph.com    医院地址:宜兴市丁蜀镇解放东路12号    公交线路:5路/6路到丁山邮局站下 苏ICP备2020068076号-1